相比“十三五”時期發布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和《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首次由國家能源局與科技部共同編制,“協同創新,形成合力”的原則最為突出,將強化產業鏈創新鏈上下游聯合,極大提升能源科技的創新合力。本文結合《規劃》內容,重點對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包括煤化工發展問題,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構建新能源體系要立足用好化石能源
?。ㄒ唬┟鞔_能源結構轉型初期的煤炭保底定位
“富煤、缺油、少氣”的化石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現階段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與消費格局。在“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體系需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對我國能源領域科技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強調能源結構的低碳化轉型應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底線,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為目標。
?。ǘ┪覈禾哭D化利用技術處于領先地位
煤炭轉化利用作為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和產業鏈完整的支柱型產業,通常被認為是“石油替代”,但隨著煤化工的發展,煤炭轉化利用更要與石油化工協調發展,促進相關產業進步,形成更合理的工業結構。
二、構建新能源體系需要關注的問題
?。ㄒ唬╆P鍵核心技術突破和行業耦合急需加強
雖然我國在能源領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但具有領跑意義的先進技術并不多,關鍵核心技術或部件對外依存度偏高現象仍較為普遍。從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頂層出發,選準核心突破點,制定能源技術發展路線圖,并完善形成能持續推進能源科技創新的政策機制十分重要。
?。ǘ嫿ㄐ履茉大w系需要新思維
我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及以煤炭為主提供熱力的工業結構,也相應造成了我國碳排放量全球最高的現狀。因此,需要以綠色低碳的新視角來重新審視傳統能源利用方式的合理性,以新思維審視傳統能源生產與利用過程重塑的可能性及關鍵所在,通過新型能源體系的構建,促進工業結構全面升級。
我國電力及高能耗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總排放的80%左右,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行業。另外,交通運輸工具電動化不僅為我國汽車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而且有利于緩解石油不足的壓力。
?。ㄈ┟夯ば袠I發展總體向好,但仍面臨挑戰
煤化工行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首先,現代煤化工行業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其次,資源環境安全約束加強,配套條件落實難度增大。早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原則,將從政策上有利于煤化工的新一輪發展。
三、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建議
發展能源綠色低碳技術,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新體系,應加強全局系統化頂層設計。強化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從能源生產與利用全鏈條出發,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產業鏈穩定的前提下,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工業結構全面升級。
?。ㄒ唬┘訌娙中皂攲釉O計,構建與“雙碳”目標相適應的中長期能源發展科技路線圖
《規劃》指出,要與能源、科技等總體規劃以及各專項規劃統籌銜接,強化產業鏈創新鏈上下游聯合,形成能源科技創新合力,這體現了全局性思維和部署。
?。ǘ嫿ǘ嗄苋诤夏茉葱麦w系,促進工業結構全面升級
多能融合體系構建,旨在結合我國資源稟賦特點,發揮國家體制優勢,搶占能源技術戰略制高點,促進整個能源系統全生命周期的低碳高效運轉和生態循環。一是以合成氣/甲醇轉化等關鍵技術突破為基礎,重點發展石化相關產業技術,大幅度降低過程能耗,減少碳排放,促進石化基礎產品生產技術升級換代和能源化工行業協調發展。二是以水/風/光/地熱/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產電制氫、氫儲運等關鍵技術突破為基礎,以氫為紐帶促進多種清潔能源轉化過程的耦合及碳減排和資源化利用;同時,以大規模儲能、核能高效熱利用等關鍵技術突破為基礎,促進儲能技術與火電、可再生電等新能源融合,促進清潔能源多能互補與高效利用。
?。ㄈ娀紕撔?,著力突破煤化工關鍵技術瓶頸
《規劃》指出,要鍛造長板,引領未來。經過長期發展和國家支持,我國在煤化工領域已形成一批核心技術,正處于完成工業示范并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有利時期。
?。ㄋ模┌l揮典型區域綜合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形成低碳發展新格局
我國能源應用場景復雜,無法用一套通用模式解決能源技術創新與落地面臨的所有問題。建議國家統籌區域發展與控煤目標,選取典型區域、針對典型問題推進跨領域集成示范,以點帶面形成低碳發展新格局。來源:《中國電力報》